国家新出台的土地获取方式“点状供地”
点状供地是一种新出台的土地获取方式,点状是相对于原来的片状而言。(举个例子,如果开发商按照“片状供地”从政府手里买了一块地,面积1万㎡,容积率是2,那么开发商只能建造不超过2万㎡的建筑。)而点状供地则是将项目用地区分为永久性建设用地和生态保留用地,其中永久性建设用地建多少供多少,剩余部分可只征不转,按租赁、划拨、托管等方式供项目业主使用。通俗点说,就是在一大片土地上,用多少土地指标,算多少容积率,通过散点或者带状供给建筑用地,而其他周边土地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。点状供地是一种新出台的土地获取方式,点状是相对于原来的片状而言。片状供地就是政府在城里,卖给了开发商一块地,然后规定好容积率。比如100平方米的地,如果容积率是3,那么你就只能在上面盖不多于300平方米的建筑。当然,点状供地是大政策,但是在不同区域都有相关的落地法规和条例,这里就没法展开了。新政策也就需要投资商学会新的本来,这个本来叫点状抠地。简单说,就是在一大块项目土地上, 找到你真正需要的建设闲用地地块, 把这块地抠出来。把其他的各种公共建设、园林、景观, 都放在你的建设用地之外,你租回来就可以。旅游用地问题长期受到各界重视与关注,而近两年乡村旅游项目的用地难也一直是行业热点。从事文旅项目投资的企业如果按照正常流程,用地要走“招拍挂”,且以每亩几十万元的拆旧复垦费为标准,动辄上千万。成本高、耗时长的用地指标审批程序,令项目的进度受到影响。与此同时,传统的供地方式,无法解决乡村供地、农地转用、占补平衡指标等问题,乡村文旅项目难以落地,且对资金要求往往过高,投资方望而却步。在这种形势下,“点状供地”的土地政策应运而生。从现在的客观条件来看,片状供地的方式在农村操作起来困难重重。第一,在乡村休闲项目中,传统整片式供地方式,由于项目占地较大,用地多,容积率低,政府供地紧张,以及农转用、占补平衡指标等问题,使得项目难以落地。第二,乡村旅游项目,一般出于环境和景观营造的角度考虑,设施设计属于较小型且分散,按传统的成片用地的供给方式,会造成很大的土地浪费,对于开发商和政府双方而言,片状供地都不划算。第三,传统供地方式对资金要求过高,而乡村旅游项目资金回报期又较长,投资方再有钱也难免感到犹豫和吃力。因此,点状供地更符合现实情况,有利于乡村休闲项目的发展。第四,点状供地更有利于盘活土地资产。几乎每个项目都会留下“土地边角料”,点状供地可将这些土地推向市场,盘活土地再利用,释放土地管理压力,及时回笼土地成本,适当补充财政性收入。第五,按照之前的经验来看,资本下乡的投资商,更多的是和村集体或者村民打交道、做生意,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抵押融资困难、农户毁约等问题,和村民的纠纷也常常使项目半途流产,而点状供地则通过先进行转为国有建设用地,后通过公开出让方式获取,因而所建项目具有产权,避免了和村民产生纠纷的问题,确保了项目投资的可靠性。2017年3月,安徽省《关于印发 安徽省“十三五”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》指出,坚持节约集约用地,改革完善旅游用地制度,创新采取点状、定向、租赁等多种土地供地模式,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用地计划纳入全省年度用地计划中统筹安排。2017年3月,重庆市国土房管局、重庆市规划局、重庆市旅游局《关于支持旅游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》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,坚持“宜农则农、宜林则林、宜建则建”原则,根据地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、区位条件和发展潜力,充分依托山林自然风景资源,结合项目区块地形地貌特征,依山就势,按建筑物占地面积、建筑半间距范围及必要的环境用地进行点状布局、点状征地、点状供应旅游项目用地。2018年年初,海南省人民政府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宏观调控提升土地利用效益的意见》中提出,积极探索在百镇千村、共享农庄以及其他旅游项目设施建设中,主体项目周边用地保持原貌的情况下,采取分散化块、点状分布的方式“点状供地”,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的精细化、精准化、集约化程度。
2018年6月30日,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做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推进生态“坡地村镇”建设的若干意见》以下简称(《意见》)。《意见》中明确指出“实行点面结合、差别供地”,即开发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区供地,项目区为单个地块的,按建设地块单个供地;项目区位多个地块的,按建设地块组合供地。2018年7月27日,广东省政府出台的《广东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》(下称《方案》),对旅游用地方面提供了政策扶持,意在解决广东在旅游用地上面临的普遍问题。《方案》明确,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依规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和宅基地,改造建设民宿、创客空间等场所,乡(镇)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(不超过5%)用于零星分散单独选址的乡村旅游设施建设,对乡村旅游项目中属于新产业新业态的用地,以及符合精准扶贫等政策要求的民生用地所需指标,可从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中统筹解决。这一政策的提出,既鼓励农村主动参与到旅游项目中来,又为新业态提供了用地保障。比如,民宿的建设,就可以参照这一用地政策。2018年10月吉林省旅发委发布“冰雪令”,包含土地政策、扶持政策、奖励政策、惠民政策等7项务实举措,其中在土地政策中尤其提到,凡投资乡村旅游项目,符合各类规划的,可实现“点状供地”;凡投资文化旅游项目,可采取先租后让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;不属于永久性建筑的项目,只要与原土地使用人协商一致后,可直接建设项目,不需办理建设用地手续。2019年7月,四川省《关于规范实施“点状用地”助推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(试行)》提出,在城镇开发边界(城市和乡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)以外,不适合成片开发建设的地区,根据地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、区位条件和发展潜力,结合项目区块地形地貌特征,依据建(构)筑物占地面积等点状布局,按照建多少、转多少、征(占用)多少的原则点状报批,根据规划用地性质和土地用途灵活点状供应,开发建设服务于乡村振兴的项目用地。具体包括: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,休闲农业、乡村旅游和健康养老,农产品生产加工(流通)和手工作坊,以及符合相关规定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建设项目。2020年4月,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印发《关于实施点状用地制度的意见》,明确点状用地的内涵和实施范围、规划管理、审批管理等具体要求,提出实行点状用地差异化供地,并对差异化供地的供地方式、供地面积、供地用途和年限、供地价格以及交易平台作出详细规定。除以上提到的海南省、浙江省、广东省、吉林省外,安徽省、重庆市、四川省部分地区也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支持“点状供地”模式的落地执行。这些政策看似枯燥,其实需要细细咀嚼,很多细则是可以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。而有些细则,甚至可以直接为业主省钱!
在政策支持的背景下,不少地区已突破性采取“点状用地”方式为休闲旅游项目落地谋出路,造就了杭州莫干山裸心堡、宁波九龙湖度假村、重庆归原小镇等一批优秀的旅游休闲项目。
在政策支持的背景下,不少地区已突破性采取“点状用地”方式为休闲旅游项目落地谋出路,造就了杭州莫干山裸心堡、宁波九龙湖度假村、重庆归原小镇等一批优秀的旅游休闲项目。浙江德清莫干山裸心堡项目采取“点状供地、垂直开发”的方式,将项目用地分为永久性建设用地和生态保留用地,其中永久性建设用地建多少供多少,剩余部分可以只征不转,以租赁、划拨、托管等方式供项目业主使用。裸心堡仅新增建设用地12亩,其余八成的建筑是租用当地农房改造而成,园区内的200多亩山林,从村民手中流转,保持原貌,大大节约了用地指标。重庆武隆的“归原小镇”项目也是一个典型:项目总占地面积1163亩,实际建筑面积6.2万方,容积率0.88,建筑密度40%。项目主要包括36栋民宿建筑,其中25栋为新建民宿,11栋由原空置农房改造而来。农房改造用于山里工作室、接待中心、茶室、民宿、青年旅社和农事体验工作坊等。针对这个项目特殊性来讲,像其他旅游小镇一样,归原小镇项目前期也遭遇供地难、不符合规划、不预立项的问题,后来依据“点状用地”模式,按照项目建筑物占地面积、建筑半间距范围及必要的环境用地进行点状规划、点状报批、点状供地,不仅极大的减少了土地占用指标,解决了项目用地问题,同时减轻了投资方的资金压力。而且,被征收农房户主将农房周边的耕地、林地等分别以600元/亩·年和150元/亩·年的租金租赁给项目方,用于农事相关项目打造,租赁期为12年,农民每年获取租金收益,而当地农民也参与到归原小镇的运营和建设工作中,提供了大量了就业岗位,改善了生活居住条件。总体来看,“点状供地”是一项创新举措,也是在发展乡村旅游、盘活农村闲置房屋、促进农民增收、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新尝试。至于在后续发展和执行的过程中会相继带来哪些红利或负面影响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对康养文旅项目而言,点状供地是大势所趋,也是国家鼓励的发展方向,尤其对真金白银投入的业主而言更是翘首以盼。然而在具体的项目实操中仍存在种种需要进一步明确的地方,从以上各地政府相关政策出台的时间可以看出,点状供地已经提出多年,但各地的政策基本从2018年才陆续出台,这其中的时间差就是项目实操中倍感煎熬的地方,同时还有许多没有出台具体政策的地方?在这样的情况下,既要把握趋势,又不能踩过线,实际工作中可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:1、对政府方面:需要尽可能了解当地关于“点状征地”具体的政策,如果没有,需要和当地政府协商,当下使用的指导性政策能否在项目中实施,如何实施。2、对甲方方面:需要深入了解甲方对“点状征地”的迫切需求,尽可能协助甲方实现点状征地,同时让甲方知晓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许多不确定性,尤其是政策层面的。此外,要真正实现“点状征地”,在操作层面的“多规合一”需要总规控规修规建筑方案同步做,甚至是建筑方案做完后倒推控规总规,才是准确的。而在开始法定规划工作之前,首先需要产业规划和产品策划。这一切工作的结果,才是“点状征地”,而不能在概念规划阶段急着要“点状征地图”。3、对规划设计团队而言,需要自己既是技术专家,也是政策专家,吃透政策才能够在具体项目服务过程中活学活用,帮助业主方实现政策红利最大化,有了这一点,前边对政府、对业主的两点才能成立!对康养文旅项目而言,地拿对了,项目就成功了70%!
文章标签